当电流通过镀镍溶液时,在阴极上沉积出金属镍,同时阳极上有镍溶解。那么,通入一定的电量后,在阴极能镀上多少重量、阳极又能溶解多少重量的金属镍呢?1834年,木工出身的法拉第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两条定律,描述这种通入的电量与电极反应产物的重量之间的关系。
1 法拉第定律
(1)法拉第定律
法拉第定律: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在电极上析出或溶解的物质的量(m)与通过的电量(q)成正比。用公式表示即:
m=cq(c为比例常数)
运用上述公式,只要能够知道比例常数c的数值,就可根据通过电镀槽的电量q(q可通过电流强度i和电镀时间t确定,即q=it),来计算电极上有多少物质析出或溶解。法拉第通过进一步的试验,在下面的定律中告诉我们这个比例常数c是如何求得的。
(2)法拉第第二定律
法拉第第二定律:在电极上每析出或溶解1克当量的任何物质所需要的电量都是1法拉第(1法拉第=96500库伦=26.8安培·小时)。
对参加电极反应的物质来说,它的克当量就是该物质的原子量与它在电极反应时得失的电子数(或化合价)之比,并以“克”为单位。例如,镍的原子量是58.7,电极反应时它得失的电子数都是2(或此时镍的化合价为两价),所以1克当量的镍就等于58.7/2=29.35(克)。
因此,镀镍时通入1法拉第(或96500库伦或26.8安培·小时)的电量,能析出或溶解29.35克镍。根据法拉第定律公式m=cq,即c=m/q,比例常数c的含义是指单位电量所能析出或溶解的物质重量,c又叫做电化学当量。
这样的话,镍的电化学当量c=m/q=29.35克/26.8安培·小时=1.095克/安培·小时。其它金属的电化学当量可查看相关手册,此处略。
知道了电化学当量c的数值,就可根据通过镀槽的电流强度i和电镀时间t,计算出电极上有多少物质析出或溶解。
【例题1】在酸性镀铜溶液中,以80a电流电镀0.5h,问能镀出多少克铜(假设阴极只析出铜)?
解:必须注意,在不同的镀液中,铜的化合价可能不同。在酸性镀铜、焦磷酸盐镀铜溶液中铜呈两价,在氰化镀铜溶液中铜呈一价。因此,查电化学当量表时不要搞错。这里是两价铜离子在阴极放电还原,查表可知c=1.186克/安培·小时
又知,i=80a,t=0.5h,将这些数值代入公式m=cq=cit可得:
m=1.186×80×0.5=47.44(克)
答:阴极上能镀出47.44克铜。
2 电流效率
然而,在电镀时,往往通入镀槽1法拉第的电量,在阴极上却得不到1克当量的金属镀层,是不是法拉第定律有误呢?
当然不是。因为电镀时,阴极上实际进行的反应不只是金属离子放电还原。比如镀锌时,阴极上除进行锌离子放电还原(zn2++2e=zn)外,同时还有氢离子放电析出氢气(2h++2e=h2↑)。通常把这种与主反应(如zn2+的还原)同时进行的反应叫做“副反应”(如h+的还原)。由于副反应的存在,使得用于沉积金属的电流只是所通过的总电流的一部分,而其余部分则消耗在副反应上了。把电极上所析出的锌与氢的量合起来计算所消耗的电量,仍然是符合法拉第定律的。
阳极上也是一样,除了有金属溶解外,也有副反应存在。通常发生的是oh-放电而析出氧气:4oh--4e=2h2o+o2↑。在镀镍槽中,阳极还可能放出氯气:2cl--2e=cl2↑。
由于副反应的存在,对镀层重量来说,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因而提出了电流效率的概念。计算电流效率的公式如下:
η=m∕/m×99%
式中η——电流效率(阴极电流效率为ηk,阳极电流效率为ηa)(%);
m∕——电极上实际析出或溶解的金属重量(克);
m——由总电量换算出的析出或溶解的金属重量(克)。
由上式可推导出电极上实际析出或溶解的金属重量m∕:
m∕=mη=citη
【例题2】已知氰化镀铜中,通过镀槽的电流是150a,电镀时间为1.5h,阴极电流效率ηk=70%。问能镀出多少克铜?
解:查表得c=2.371可/安培·小时(注意:此时铜呈一价)
又知:i=150安培,t=1.5小时,ηk=70%
把上述数据代入公式得:
m∕=citη=2.371×150×1.5×70%=373.43(克)
答:可镀出373.43克铜。
电流效率是评定镀液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提高电流效率可加快镀层沉积速度,减少电能消耗。一般酸性镀液,如镀镍、酸性镀铜、酸性镀锌等,电流效率都接近99%;焦磷酸盐镀液的电流效率也较高,一般均大于90%;氰化镀液的电流效率较低,一般为60~70%;镀铬溶液的电流效率更低,一般仅为10~20%。
生产中会发现,在弱酸性镀液(如酸性镀锌、镀镍等)中,镀液的ph值会随着电镀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而弱碱性镀液(如焦磷酸盐镀铜)中,ph值会随着电镀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阴、阳两极电流效率的不均衡造成的。在弱酸性镀液中,阴极电流效率低于阳极电流效率,这意味着阴极消耗的h+多于阳极消耗的oh-,从而使整个镀液的h+含量相对减少,因此ph值会逐渐升高。在弱碱性镀液中,阴极电流效率高于阳极电流效率,这意味着阴极消耗的h+少于阳极消耗的oh-,使整个镀液的h+含量相对增加,因此ph值会逐渐下降。
3 镀层厚度和沉积速度的计算
(1)镀层厚度的计算
根据式m∕=citη,
另外m∕=sdγ,i=ds,
将以上式子合并后可得镀层厚度的计算公式:
d=cdktηk×100/60γ
式中:
d——电镀层厚度(微米);
c——电化学当量(克/安培·小时);
dk——阴极电流密度(安培/ 分米2);
t——电镀时间(分);
ηk——阴极电流效率(%);
γ——电镀层金属密度(克/厘米3)。
式中d实际是平均厚度,也就是假定镀上的金属均匀分布在零件表面。事实上镀层的厚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尖角、边缘处较厚,超过平均厚度;凹入处较薄,低于平均厚度。
【例题3】在锌酸盐镀锌中,所采用的电流密度是1安培/ 分米2,时间为45分钟,该溶液的电流效率为78%。问镀上的镀层厚度为多少微米?
解:查表可知锌的密度γ为7.14克/厘米3,电化学当量c为1.22克/安培·小时,将全部数据代入公式可得:
d=cdktηk×100/60γ
=1.22×1×45×78%×100/60×7.14
≈10(微米)
答:镀上的镀层厚度约为10微米。
另外,因为滚镀的电流密度dk、实际受镀面积s均不能确定,所以目前尚不能确定滚镀的镀层平均厚度d,而只能通过经验大致获得。
(2)镀层沉积速度的计算
镀层沉积速度v就是单位时间内所镀上的镀层厚度,则v=d/t,代入镀层厚度计算公式后得:
v= cdkηk×100/60γ
【例题4】在氯化铵-氨三乙酸镀锌中,采用的电流密度为1.5安培/ 分米2,电流效率为95%。求这时的沉积速度。又若镀35微米锌层,需要多长时间?
解:v= cdkηk×100/60γ
=1.22×1.5×95%×100/60×7.14
=0.4(微米/分)
镀35微米锌层所需时间:
t=d/v=35/0.4≈87(分钟)
答(略)
上海光机所将时域散斑技术运用于大尺寸光学元件测量
立式五轴加工中心刀具伸出长度测量使用步骤分享
齿轮电解去毛刺机床
铁皮保温施工团队更专业工期
扭力测试仪的特点
电镀基本运算
卧式粗碎机的性能特点
智慧用电物联网哪里找
渝中区SF6/O2 在线监测系统生产价格
路试仪用于电动自行车车速限值及脚踏骑行能力检测
大同金库门厂家
高速钢冷作模具深冷处理技术分析
正确维护高低温试验箱是哪几点
恒温恒湿潮态试验箱对食品行业安全和监测重要性
酸雨采样器的主要特点以及应用
量产面包如何进行品质把控-日本k-axis面包激光体积计AR-01
紫外线老化试验箱与氙灯老化试验箱的不同测试原理
水电改造眼光一定要放长远
气动沥青保温L型三通旋塞阀之产品主要特点及其工作原理
高低温测试仪器内置双重维护防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