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仪理论发展简况分享,值得收藏!

液相色谱仪开始阶段是用大直径的玻璃管柱在室温和常压下用液位差输送流动相,称为经典液相色谱仪,此方法柱效低、时间长(常有几个小时)。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仪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与经典液相色谱仪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仪(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仪(high speed liquid chromatography,hslp)。也称现代液相色谱。
二、hplc的特点和优点
hplc有以下特点:
高压——压力可达150~300 kg/cm2。色谱柱每米降压为75 kg/cm2以上。
高速——流速为0.1~10.0 ml/min。
高效——可达5000塔板每米。在一根柱中同时分离成份可达100种。
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灵敏度可达0.01ng。同时消耗样品少。
hplc与经典液相色谱相比有以下优点:
速度快——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 min,有些样品甚至在5 min内即可完成。
分辨率高——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好的分离效果。
灵敏度高——紫外检测器可达0.01ng,荧光和电化学检测器可达0.1pg。
柱子可反复使用——用一根色谱柱可分离不同的化合物。
样品量少,容易回收——样品经过色谱柱后不被破坏,可以收集单一组分或做制备。
三、液相色谱仪分类
按两相的物理状态可分为:气相液相色谱仪(gc)和液相色谱仪(lc)。气相液相色谱仪适用于分离挥发性化合物。gc根据固定相不同又可分为气固液相色谱仪(gsc)和气液液相色谱仪(glc),其中以glc应用较广。液相色谱仪适用于分离低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热稳定性差的物质。lc同样可分为液固液相色谱仪(lsc)和液相色谱仪(llc)。此外还有超临界流体液相色谱仪(sfc),它以超临界流体(界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物相)为流动相(常用co2),因其扩散系数大,能很快达到平衡,故分析时间短,特别适用于手性化合物的拆分。
按原理分为吸附液相色谱仪(ac)、分配液相色谱仪(dc)、离子交换液相色谱仪(iec)、排阻液相色谱仪(ec,又称分子筛、凝胶过滤(gfc)、凝胶渗透液相色谱仪(gpc)和亲和液相色谱仪。(此外还有电泳。)
按操作形式可分为纸液相色谱仪(pc)、薄层液相色谱仪(tlc)、柱液相色谱仪。
四、色谱分离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仪按分离机制的不同分为液固吸附液相色谱仪、液液分配液相色谱仪(正相与反相)、离子交换液相色谱仪、离子对液相色谱仪及分子排阻液相色谱仪。
1.液固液相色谱仪使用固体吸附剂,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原理是根据固定相对组分吸附力大小不同而分离。分离过程是一个吸附-解吸附的平衡过程。常用的吸附剂为硅胶或氧化铝,粒度5~10μm。适用于分离分子量200~1000的组分,大多数用于非离子型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易产生拖尾。常用于分离同分异构体。
2.液相色谱仪使用将特定的液态物质涂于担体表面,或化学键合于担体表面而形成的固定相,分离原理是根据被分离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溶解度不同而分离。分离过程是一个分配平衡过程。
涂布式固定相应具有良好的惰性;流动相必须预先用固定相饱和,以减少固定相从担体表面流失;温度的变化和不同批号流动相的区别常引起柱子的变化;另外在流动相中存在的固定相也使样品的分离和收集复杂化。由于涂布式固定相很难避免固定液流失,现在已很少采用。现在多采用的是化学键合固定相,如c18、c8、氨基柱、氰基柱和苯基柱。
液相色谱仪按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不同可分为正相液相色谱仪(npc)和反相液相色谱仪(rpc)。
正相液相色谱仪采用极性固定相(如聚乙二醇、氨基与腈基键合相);流动相为相对非极性的疏水性溶剂(烷烃类如正已烷、环已烷),常加入乙醇、异丙醇、三氯甲烷等以调节组分的保留时间。常用于分离中等极性和极性较强的化合物(如酚类、胺类、羰基类及氨基酸类等)。
反相液相色谱仪一般用非极性固定相(如c18、c8);流动相为水或缓冲液,常加入甲醇、乙腈、异丙醇、丙酮、等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以调节保留时间。适用于分离非极性和极性较弱的化合物。rpc在现代液相色谱中应用较为广泛,据统计,它占整个hplc应用的80%左右。
随着柱填料的快速发展,反相液相色谱仪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现已应用于某些无机样品或易解离样品的分析。为控制样品在分析过程的解离,常用缓冲液控制流动相的ph值。但需要注意的是,c18和c8使用的ph值通常为2.5~7.5(2~8),太高的ph值会使硅胶溶解,太低的ph值会使键合的烷基脱落。有报告新商品柱可在ph 1.5~10范围操作。
正相液相色谱仪与反相液相色谱仪比较表
从上表可看出,当极性为中等时正相液相色谱仪与反相液相色谱仪没有明显的界线(如氨基键合固定相)。
3.离子交换液相色谱仪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常用苯乙烯与二乙烯交联形成的聚合物骨架,在表面未端芳环上接上羧基、磺酸基(称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季氨基(阴离子交换树脂)。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原理是树脂上可电离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离子及被测组分的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根据各离子与离子交换基团具有不同的电荷吸引力而分离。
缓冲液常用作离子交换色谱的流动相。被分离组分在离子交换柱中的保留时间除跟组分离子与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基团作用强弱有关外,它还受流动相的ph值和离子强度影响。ph值可改变化合物的解离程度,进而影响其与固定相的作用。流动相的盐浓度大,则离子强度高,不利于样品的解离,导致样品较快流出。
离子交换液相色谱仪主要用于分析有机酸、氨基酸、多肽及核酸。
4.离子对液相色谱仪又称偶离子液相色谱仪,是液相色谱仪的分支。它是根据被测组分离子与离子对试剂离子形成中性的离子对化合物后,在非极性固定相中溶解度增大,从而使其分离效果改善。主要用于分析离子强度大的酸碱物质。
分析碱性物质常用的离子对试剂为烷基磺酸盐,如戊烷磺酸钠、辛烷磺酸钠等。另外高氯酸、也可与多种碱性样品形成很强的离子对。
分析酸性物质常用四丁基季铵盐,如四丁基*、四丁基铵磷酸盐。
离子对液相色谱仪常用ods柱(即c18),流动相为甲醇-水或乙腈-水,水中加入3~10 mmol/l的离子对试剂,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进行分离。被测组分保时间与离子对性质、浓度、流动相组成及其ph值、离子强度有关。
5.排阻液相色谱仪固定相是有一定孔径的多孔性填料,流动相是可以溶解样品的溶剂。小分子量的化合物可以进入孔中,滞留时间长;大分子量的化合物不能进入孔中,直接随流动相流出。它利用分子筛对分子量大小不同的各组分排阻能力的差异而完成分离。常用于分离高分子化合物,如组织提取物、多肽、蛋白质、核酸等。

2016年聚乙烯行业抢先看
济宁防火涂层板专业厂家
影响混合机的工作效率的因素
采用圆周铣削法加工内孔的好处
化妆品的PH值是多少才能放心使用?
液相色谱仪理论发展简况分享,值得收藏!
固相萃取装置百科
管材管件耐拉拔试验机维护与保养
E+H电容式物位计技术应用原理
线切割机床加工范围线切割机床的使用范围
超声波测厚仪zui基本得使用常识
活性炭颗粒粒度测定仪转轴偏心距
采购德国KOBOLD液位开关前需要了解产品特性及应用领域
诚信为本、拼搏成长 兰德梅克携性能检测仪器亮相市场
气相色谱法测定*中的*含量
中药饮片检测分析仪器大盘点
铸铁砝码,铸铁砝码价格|厂家对贸易传递公平性
河北厂家生产0160D005BN3HC液压滤芯 液压油滤芯
谈谈常见几种高压试验方法
涡轮流量计的构成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