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

目前,我国传感器行业规模较小,应用范围较窄。为此,我们亟须转变观念,将传感器的研发由单一物性型传感器的研发,转化为高度集成的新型传感器研发。新型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现代系统的核心和关键,它将成为21世纪信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品种规格已有近6000种
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涉足传感器制造业。我国在1972年组建成立中国*批压阻传感器研制生产单位;1974年,研制成功中国*个实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1978年,诞生中国*个固态压阻加速度传感器;1982年,早开始硅微机械系统(mems)加工技术和soi(绝缘体上硅)技术的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硅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压力传感器、微压传感器、*压传感器、多晶硅压力传感器、低成本to-8封装压力传感器等相继问世并实现生产。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传感器技术及其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建立了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米/纳米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传感技术工程中心等研究开发基地;mems、moems(微光机电系统)等研究项目列入了国家*发展重点;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传感器技术研究取得了51个品种86个规格新产品的成绩,初步建立了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2007年传感器业总产量达到20.93亿只,品种规格已有近6000种,并已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建设中得到一定应用。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将传感器列入国家*发展的重点,经过“八五”、“九五”和“十五”的攻关和产业化建设,目前全国已有2000多家企事业单位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研发资金的限制,我国传感器行业总体技术水平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规模和应用领域都较小。今天活跃在市场上的仍然是德国、日本、美国、俄国等老牌工业国家的企业。在这些国家里,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很广,许多厂家的生产都实现了规模化,有些企业的年生产能力达到几千万只甚至几亿只。相比之下,中国传感器的应用范围较窄,更多的应用仍然停留在工业测量与控制等基础应用领域。
微电子推动传感器发展
几十年来,微电子技术促进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未来10年~20年,传统硅技术将进入成熟期(预计在2014年~2017年)。从总体发展看,传统硅技术市场将一直延续到2047年(即晶体管发明100周年)才趋于饱和(即达到芯片特征尺寸的极限)并衰退。而当前微电子技术仍将依循“等缩比原理”和“摩尔定律”两条基础定律走下去,在逼近传统硅技术极限中,不断扩展硅的跨学科横向应用(如mems等)和更*应用(量子、分子器件)。而上述微电子技术的两大发展方向正是当前乃至未来20年传感器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N2000色谱工作站常见故障分析
LEESON驱动器,LEESON联轴器,LEESON制动器
做临沂印刷厂净化车间安装设计需要了解的点在这
二苯醚-水分的测定
葫芦岛二手不锈钢压片机应用价值
新型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
双刀岩石芯样切割机高效率
真空干燥箱(FZK系列)为什么不能代替普通电热(鼓风)干燥箱(FCG系列)烘焙使用?
井下装载机的操作误区
看COD测定仪如何进行食品废水检测
接触角使用时注意的细节
溶解氢表在工业锅炉和发电机组上的应用
农业植保无人机,助力春耕植保又安全
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性能特点
余压监控系统优势显著 智慧消防物联网建设全面加速——乐鸟
硫化氢试液性质特点与用途
自动检重秤应如何清洁?
DV2T美国博勒飞 热熔胶布氏粘度计THERMOSEL加热器
丹弗斯差压开关
普景zz SF6微水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