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00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厂家
小宇环保积极引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大力推广与惯例接轨的项目运作,努力为业主提供服务,精心为社会创造环品,已完成数千项环保工程,部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产品出口国外,并跟踪服务,赢得客户赞赏。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生物膜法的一种,属于好氧生化处理工艺。整个系统由池体、填料、曝气设备等组成。好氧生化法是细菌及菌类的微生物、后生动物等一类的微型动物在填料载体上生长繁殖,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养份,吸附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不断新陈代谢,保持活性,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在溶解氧和食物都充足的情况下,微生物繁殖十分迅速,生物膜逐渐增厚,溶解氧和污水中的有机物凭借扩散作用,被微生物利用。当生物膜达到一定厚度时,氧气无法向生物膜内部扩散,好氧菌死亡,而兼性细菌和厌氧菌开始大量繁殖,形成厌氧层,利用死亡的好氧菌为基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繁殖厌氧菌,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数量上开始下降,加上代谢气体的逸出,使生物膜大块脱落。在脱落的生物膜表面新的生物膜又重新发展起来,在接触氧化池内,由于填料表面积大,所以生物膜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存在的,使去除有机物的能力稳定在一个水平上。但生物接触氧化去除氨氮效率低。
絮凝长大过程是微小颗粒接触与碰撞的过程。絮凝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下面两个因素:一是混凝剂水解后产生的高分子络合物形成吸附架桥的联结能力,这是由混凝剂的性质决定的;二是微小颗粒碰撞的几率和如何控制它们进行合理的有效碰撞,这是由设备的动力学条件所决定的。导致水流中微小颗粒碰撞的动力学致因是什么,人们一直未搞清楚。水处理工程学科认为速度梯度是水中微小颗粒碰撞的动力学致因。按照这一理论,要想增加碰撞几率就必须增加速度梯度,增加速度梯度就必须增加水体的能耗,也就是增加絮凝池的流速,但是絮凝过程是速度受限过程,随着矾花的长大,水流速度应不断减少。而在工程实践中,网络反应池在网格后面一定距离处水流近似处于均匀各向同性湍流状态,即在这个区域中不同的空间点上水流时平均速度都是相同的,速度梯度为零。按照速度梯度理论,速度梯度越大,颗粒碰撞次数越多,网格絮凝反应池速度梯度为零,其反应效率应效果却优于其它传统反应设备。这一实例充分说明了速度梯度理论远未揭示絮凝的动力学本质。
生物曝气过滤工艺
生物曝气过滤工艺是一生物过滤池,内设特制的微生物附着生长必需的颗粒性滤料。为达到生物氧化有机物和氨氮的目的,滤池需进行曝气。一般生物曝气过滤工艺主要用于生物处理出水的进一步硝化,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残余的氨氮,以满足更高的氨氮出水要求。生物曝气过滤工艺布置十分紧凑、占地面积约为常规工艺的十分之一,这一优点十分令人瞩目。
生物滤池的省地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它同样存在缺点:为避免污水进水中悬浮颗粒堵塞后续的生物曝气滤池,一般均需采用强化初沉池去除悬浮固体的效果。为使滤料上一定厚度的生物膜获取充足的氧,介质中的溶解氧浓度一般需维持在4mg/l以上,在大部分情况下甚至达到溶解氧的饱和值(为do=8-9mg/l),从而大大增加系统的充氧难度,降低系统的充氧能力和动力效率。处理能耗将增高。由于整个滤池的容积较小,其抗水力和有机冲击能力较低,当原水水质水量波动时,出水水质波动较大。特别对食品废水,当一级处理对ss的去除率达不到理想要求时,日积月累后,滤头的堵塞是难以避免的,会增加管理和维护的难度。该工艺不宜作为一级生物处理工艺,适合作为污水的深度处理工艺。
uasb采用中温厌氧,通过应用换热器将进水温度加热到35~38℃。调试之始为3月中旬,为加快调试进程,首先将市政污水厂脱水污泥10吨作为菌种进行接种,通过人孔将污泥投入uasb罐内,进一步培养驯化。因厂方生产的关系,调试时只有水果脱水废水,而此废水codcr值较合同高,均值在7000~12000mg/l之间。将废水稀释至codcr值小于5000mg/l,ph值调整为6.5~8.0,so2浓度为100mg/l以下,进水至设计水位;后,一周内处于闷厌状态,每天只开启uasb内循环泵数小时。这中间,发现换热器不能将水温提升至所需温度,分析原因为换热器形式不合适,后将原板式换热器更换为湍流式换热器,才保证了水温。在使用板式换热器的20天之内,uasb内温度达不到30℃,效果较差,启动负荷采用0.5kgcod/m3.d,即每天只能保持进水8小时,水量3m3/h。更换湍流式换热器后,水温升至35~38℃,负荷采用0.8kgcod/m3.d,进水一周有少量沼气逸出,cod去除率达50%左右。持续此负荷一个月左右,自uasb罐底部1.5m处取污泥样观察,sv30只有5%,而uasb出水中却有大量ss随水流出。开始疑为是启动阶段的正常絮状污泥洗出,污泥增长缓慢的原因,没有特别在意。这中间,为了提高污泥的凝聚性能,曾往进水中加入过粉状活性炭,但收效不大。随着3个月后进水负荷提高至3.5kgcod/m3. d,厌氧污泥仍是处于较多的洗出状态,也未形成颗粒污泥的状态,cod去除率在50~70%之间,达不到设计80%。在进水只有设计值的一半时尚且如此,就怀疑是外购的uasb设备三相分离器的设计是否合理问题。虽然经后续的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出水可以达标排放;但考虑到厌氧效果,提出了在uasb后增设一座沉淀池的方法,使厌氧污泥沉淀后再回流至uasb,保证污泥浓度。经后面的运行表明,uasb内污泥量逐步增多,1.5m处sv30在25~32%之间,cod去除率在80%以上,镜检发现污泥开始颗粒化。在调试期间,曾发生两次酸罐现象,原因为厂家更换中和剂,采用氢氧化钠作为中和剂,指使罐内废水不具备缓冲能力,稍微调整不好进水ph值就危险,幸好发现及时,避免了更大损失。
废水经过格栅,隔油后进入到调节池,提升泵均匀输送进入反应槽,首先投入石灰乳,调节废水ph值至10.0~10.5,形成ca3(po4)2和zn(oh)2细小沉淀物,从而大幅降低废水中tp及总锌的浓度。再通过絮凝剂pam的作用,使废水中细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聚集成大颗粒的絮凝体,同时完成乳化油、高分子树脂的胶体脱稳、凝聚过程,进入斜管沉淀池完成分离。砂滤池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确保后续的快渗系统能够稳定运行cssci期刊目录。
人工快速渗滤(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简称cri)是指有控制地将污水投放于人工构建的渗滤介质的表面,采用淹水和落干相交替的工作方式,利用土壤含水层对污水进行综合处理[4]。bod5和ss的去除主要由过滤截留、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共同完成;nh4-n通过硝化(落干)和反硝化作用(淹水)脱氮;由于人工快渗系统采用干湿交替的运转方式,其池内的滤料不需反冲洗,只需定期对快渗池表层填料进行常规的翻晒保养和补充。
污泥至污泥干化池干化,干化后的污泥外运处理。上层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电镀是利用化学和电化学方法在金属或在其它材料表面镀上各种金属。电镀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制造、轻工、电子等行业。 电镀废水水质较复杂,电镀废水中含有铬、锌、铜、镍、镉等重金属离子以及酸、碱、等具有很大毒性的杂物。电镀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水质变化幅度大,各股生产废水污染物种类多样,codcr变化系数大;且电镀废水毒性大,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边水体造成极大的污染。
针对我国家目前电镀行业废水的处理现状进行统计和调查,广泛采用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7类:
(1)化学沉淀法,又分为中和沉淀法和硫化物沉淀法。
(2)氧化还原处理,分为化学还原法、铁氧体法和电解法。
(3)溶剂萃取分离法。
(4)吸附法。
(5)膜分离技术。
(6)离子交换法。
(7)生物处理技术,包括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生物化学法、植物修复法。
混合是反应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关,在这个过程中应使混凝剂水解产物迅速地扩散到水体中的每一个细部,使所有胶体颗粒几乎在同一瞬间脱稳并凝聚,这样才能得到好的絮凝效果。因为在混合过程中同时产生胶体颗粒脱与凝聚,可以把这个过程称为初级混凝过程,但这个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混合,因此都称为混合过程。
混合问题的实质是混凝剂水解产物在水中的扩散问题,使水中胶体颗粒同时脱稳产生凝聚,是取得好的絮凝效果的先决条件,也是节省投药量的关键。传统的机械搅拌混合与孔室混合效果较差。近几年,国内外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使混合效果有了比较明显地提高,但由于人们对于多相物系反应中亚微观传质以及湍流微结构在胶体颗粒初始凝聚时的作用认识不清,故也防碍了混凝效果的进一步提高。混凝剂水解产物在混合设备中的扩散应分为两类:
(1)宏观扩散,即使混凝剂水解产物扩散到水体各个宏观部位,其扩散系数很大,这部分扩散是由大涡旋的动力作用导致的,因而宏观扩散可以短时间内完成;
(2)亚微观扩散,即浊凝剂水解产物在极邻近部位的扩散,这部分扩散系数比宏观扩散小几个数量级。亚微观扩散的实质是层流扩散。因此使混凝剂水解产物扩散到水体个细部是很困难的。在水处理反应中亚微观扩散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动力学因素。
1、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
传统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有:化学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等。但传统方法处理电镀废水存在如下问题:
(1)成本过高——水无法循环利用,水费与污水处理费占总生产成本的15%~20%;
(2)资源浪费——贵重金属排放到水体中,无法回收利用;
(3)环境污染——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为“永远性污染物”,在生物链中转移和积累,终危害人类健康。
采用膜法技术处理电镀废水典型工艺如下:
采用膜法技术为电镀废水处理提供解决方案,促进电镀工业技术升级。其主要特点:
(1) 降低成本——水与贵重金属循环利用,减少材料消耗
(2) 回收资源——贵重金属回收利用
(3) 保护环境——废水*或微排放
电镀生产过程中的高用水量以及排放出的重金属对水环境的污染,极大地制约了电镀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成本过高,重金属未经回收便排放到水体中,极易对生物造成危害。而膜分离技术对水与重金属进行循环利用,经过膜分离技术处理的电镀废水,可以实现重金属的“*”或“微排放”,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利用膜分离技术,可从电镀废水中回收重金属和水资源,减轻或杜绝它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电镀的清洁生产,对附加值较高的金、银、镍、铜等电镀废水用膜分离技术可实现闭路循环,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综合电镀废水,经过简单的物理化学法处理后,采用膜分离技术可回用大部分水,回收率可达60%~80%,减少污水总排放量,削减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
絮凝的动力学致因究竟是什么?是惯性效应。因为水是连续介质。水中的速度分布是连续的,没有任何跳跃,水中两个质点相距越近其速度差越小,当两个质点相距为无究不时,其速度差亦为无穷小,即无速度差。水中的颗粒尺度非常小,比重又与水相近,故此在水流中的跟随性很好。如果这些颗粒随水流同步运动,由于没有速度差就不会发生碰撞。由此可见要想使水流中颗粒相互碰撞,就必须使其与水生相对运动,这样水流就会颗粒运动产生水力阻力。由于不同尺度颗粒所受水力阻力不同,所以不同尺度颗粒之间就产生了速度差。这一速度差为相邻不同尺度颗粒的碰撞提供了条件。如何让水中颗粒与水生相对运动呢?好的办法是改变水流的速度。因不水的惯性(密度)与颗粒的惯性(密度)不同,当水流速度变化时它们的速度变化(加速度)也不同,这就使得水与其中固体颗粒产生了相对运动。为相邻不同尺度颗粒碰撞提供了条件。这就是惯性效应的基本理论。
食品加工需要怎样的烟气湿度仪
好物推荐:气象五参数监测仪—一体化微气象监测传感器
天远计量级三维扫描仪,成为清华、同济等学府的科研利器!
狐狸尾的功效与作用介绍
二手Tekmar吹扫捕集技术改进方法
每天500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厂家
实验台台面怎么选择?实验台一般都有哪些台面呢?
ASCO电磁阀JPIS8531B301MO选型原则
自走式施肥开沟机 履带式开沟机
氰化电镀锌溶液分析方法 电位滴定法测定氢氧化钠的含量
GB/T20285材料产烟毒性试验装置的控制系统详解
巴鲁夫BCS00TR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机器人万向拖链选型小建议
做好这几点设备才能寿命久!制冷空调设备防腐的10个关键技术!
掌纹互动门
上银微型导轨应用范围及优质特性介绍
你知道耐破强度测试仪还可以用在哪些领域吗?来看山东赛锐特
磁致伸缩传感器技术探测钢管隔热层下腐蚀缺陷的研究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ELISA试剂盒
赛默飞加速溶剂萃取仪都有哪些特点?